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新余新闻 » 正文

景德镇市:谋民生大事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12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644

  瓷都信息港讯(记者 程万海)盛夏酷暑,持续高温常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可就是在这样燥热的三伏天里,郑金水心里却特别舒坦——因为他梦寐以求的“新房梦”就要实现了!

  从宇宙瓷厂下岗后,郑金水靠打零工为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一家五口一直都挤在60多平方米的破砖瓦房里。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都搬走住进了新房,5岁的小孙子总是好奇地问他,“爷爷,我们什么时候搬新家呀?”每当这时候,郑金水心里总有股说不出的酸楚,节节攀升的房价,让他望而却步。

  拥有自己的新房,对郑金水来说,似乎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东城棚户区改造却让他圆了几十年的“安居梦”,现在一家人正忙着张罗搬进陶新家园的新房。

  像郑金水一样,即将圆“安居梦”的棚改困难群众,我市还有7181户,他们今年都可以欢欢喜喜搬出棚户区,高高兴兴住进电梯房。

  住房,在瓷都百姓心中,不再仅仅是一处能够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实现“提质翻番、率先小康”梦想的希望港湾。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去年以来,我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大手笔、大格局、大规模”的要求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通过城市绿化、美化和亮化,建设幸福家园,让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年不熄的熊熊窑火,不仅向世人诉说着泥与火的缠绵与斑斓,也打造出一个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锻造了景德镇享誉世界的瓷都品牌。

  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陶瓷艺术,让瓷都景德镇蜚声海内外,景德镇也因此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吸引着海内外众多陶瓷艺术家不远千里万里来景德镇“朝圣”。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前来景德镇旅游,探访世界瓷都的迷人魅力。然而,破败的棚户区,“脏乱差”的“城中村”,往往让他们心目中世界瓷都的伟岸形象瞬间轰然坍塌。

  让家园更美

  长期以来,环境卫生的“脏乱差”,都是城市治理的“顽疾”,也常为市民所诟病。

  环境卫生是城市的第一形象、第一脸面、第一窗口,怎样给城市“洗脸”“梳妆打扮”,让千年古镇再现清秀的“面庞”?市委市政府正视问题、找准症结,决定抓重点、出实招、下猛药,举全市之力打好城市环境卫生攻坚战,全面提升瓷都“颜值”。

  如何解决城市“脏”的问题?整洁就好!我市各单位各部门纷纷行动,收拾好自己的“桌子、房子、院子”,社区也忙着收拾好自己的“楼道、楼顶、楼院”,街区则全力收拾好辖区的“街面、店面、立面”,大家齐心协力为城市家园“洗脸”“整装”,清扫环境、清理垃圾、清除杂物,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对于乱搭乱建等“两违”行为,我市毫不手软,严厉打击,坚持“违章就查、露头就打、出土就清、抢建就拆”,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处理一起,切实做到对“两违”实行零容忍、“两违”确保零增长。自去年12月10日开展违规自建、参与“两违”和插手干预打击“两违”工作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市共受理各类举报514起,整改到位489起,组织拆违行动777次,拆除违建面积14.85万平方米。

  沿迎宾大道右行进入紫晶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顿时跃入记者的眼帘。60000平方米的草坪,为瓷都“西大门”增添了一抹靓丽的绿色。而这仅仅是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湿地公园的组成部分之一。

  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是我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大手笔”民生工程。该项目采用BT模式进行投资建设,工程投资约1.6亿元,主要是在新平桥上游80至100米处建设一座以抬高水位、美化环境为主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完成后,可在新平桥与紫晶桥之间形成一个面积约600亩的蓄水湖,并按照“景观堤、文化堤”的要求新建西河两岸防洪堤,对蓄水湖周边及西河沿岸植被景观进行重新打造,建成一座约300亩的湿地公园。

  “建成后的湿地公园就是一个‘超级海绵’,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样不仅能蓄水调洪,还能承载城市绿肺、净化水质、调节小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为城市提供更为舒适、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条件,从而达到生态绿地、亲水空间、城市景观之间的和谐发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好事。

  让民生更实

  在浮梁县蛟潭镇洛溪村,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如“卧江蛟龙”,不远的将来,高峡出平湖的“百年梦想”将在这里变成现实!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全国重大水利工程,也是目前江西省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项目,总投资39.7亿元。项目建成后,与下游城区堤防工程联合运用,可使我市城市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标准。

  民生是百姓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去年以来,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将财政支出的59.7%用于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驱车行驶在迎宾大道上,车子异常平稳,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颠簸,福建客商林先生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小曲。“沥青路的防尘、降噪效果就是好,景德镇越来越有都市的感觉了!”林先生如是说。

  我市在打通景德大道延伸路、为宇路延伸、何家桥路、玉字亭路、景泰路、麻石弄路、戴家弄延伸路等七条“断头路”的同时,在迎宾大道、景东大道、浙江路、陶阳北路等四条城市主干道实施道路“白改黑”工程,破解城市交通困局, 让城市交通更加“舒经活络”。

  盛夏时节,漫步在瓷都街头巷尾,扑面而来的是山恋叠翠,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行走在景东大道,只见路边的各种景观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此时此刻,机场路绿化带里的紫荆花正在盛开,芳香四溢,城市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为提升城市品质,我市启动城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先后投入资金8000万元,完成了绿化长度27.5公里,绿化面积达42.3万平方米。目前,紫晶北路、紫晶南路、朝阳东路、机场路、陶阳北路、景东大道、瓷都大道、景德大道等8条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作全部完工,昌南大道、金岭大道、高岭大道等3条主干道绿化大树栽植基本完成。

  千年瓷都景德镇,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靓丽生态,描绘出了一幅青山绿水入画来的隽美画卷,跻身中国十大“肺城”和中国“最宜居城市”百强榜。

  让幸福落地

  在全力整治城市卫生环境的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在全省闯出了一条示范带动的新路子。

  2016年7月6日,全省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紫晶宾馆举行。

  “……陶溪川的棚改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不仅保护了工业遗存,也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这些经验做法在为全省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受启发。”副省长郑为文深有感触地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所有蜗居在棚户区里的困难群众的共同梦想。然而,受生活条件、收入水平和房价等因素的制约,“安居梦”似乎总与他们隔着一层玻璃,可望而不可即。

  在城市棚户区改造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抢抓棚改政策机遇,用足、用好棚改政策,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按照每年100万平方米的任务要求,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30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使城市面貌和群众住房条件有一个全新的改善。

  今年,我市在原来申报3110户的基础上,主动向省住建厅申请增加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4072户,总户数达到7182户,总改造面积91.06万平方米,比“十二五”期间五年任务的总和还要多18.96万平方米。为提前做好棚户区改造开工考核,我市统一采购了2874套安置房,保证了5月底全市棚户区改造开工率达100%。截至7月1日,我市今年7182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征收任务已完成4329户,完成率达60.28%;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率100%,名列全省第一;货币化安置比例超过87.13%,位居全省中上游水平。

  不仅如此,我市还科学谋划了2017年至2019年三年棚改规划,计划改造23156户182万平方米,让“居者有其屋”这个人类亘古不变的梦想在景德镇早日成为现实。(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