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新余新闻 » 正文

里弄深处,聆听花开的声音——景德镇珠山区“小巷讲堂”活动见闻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4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799



全国人大代表余梅走上“小巷讲堂”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于宇摄)



学生走上“小巷讲堂”,成为小小宣讲员。(本报记者程万海摄)


  网络报道(于宇 记者魏望来 程万海):

  一条条小巷,蕴含着一串串神奇的传说。

  一条条弄堂,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千百年来,古镇珠山大小278 条里弄,早已成为陶瓷历史文化的符号,更是当代瓷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它们犹如一樽樽醇香的美酒,在岁月的长河里持续发酵,幽香弥漫在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珠山区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创新之路,依托古镇珠山丰富的人文艺术资源,整合“社区论坛”、“三级干部论坛”等资源,搭建起“小巷讲堂”这一全新平台,通过外来专家专题讲、书记带头亲自讲、民生部门下去讲、社区居民现身讲、老师学生互动讲的形式,讲述百姓喜闻乐见的珠山故事,把理论宣讲的触角延伸到大街小巷,不断增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建设“美丽珠山、魅力珠山”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宣惠民政策 解读民生热难点

  3 月27 日,全国“两会”一结束,全国人大代表、新村街道梨树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余梅就登上“小巷讲堂”的讲台,与当地干部群众分享了《习总书记的深情嘱托》,现身说法讲述了她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感想和收获,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珠山区“小巷讲堂”的宣讲大幕由此拉开,百余名宣讲团成员纷纷走进古镇珠山的社区里弄,“小巷讲堂”宣讲活动如火如荼。

  听说区里要在竟成镇青塘村开展“小巷讲堂”活动,给村民宣讲新政策,6 月15 日清晨,太阳刚一露脸,赵大爷就拎着折叠椅往村口赶。当他来到村口一看,大槐树下早就来了不少村民,他们正在和宣讲员面对面交流谈心。

  当日上午,来自珠山区各个民生部门的6 名宣讲员,给青塘村的老百姓带来了《“社会救助体系”政策解读》、《再生一胎生育证的办理及相关政策》、《打官司的五大误区》、《婚姻家庭继承法》、《为何对“两违”说不》、《申请小额贷款SOEASY》等宣讲主题,将有关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给群众,使惠民政策真正成为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和纽带。

  “‘小巷讲堂’活动真好,让我明白了怎么去银行贷款,儿子开店资金的缺口有着落了。”宣讲结束后,赵大爷仍然意犹未尽,拉着宣讲员的手问这问那,听完宣讲员的耐心解答,他高兴地说。

  “群众缺什么、想什么,我们就讲什么。”珠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方群介绍说,“小巷讲堂”始终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行宣讲,内容大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生活常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让群众如沐春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素养。

  讲身边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时光飞逝,岁月荏苒。里弄的窑砖墙虽然早已斑驳褪色,亘古不变的却是那一条条里弄传说。

  弄堂深处,窑砖墙边,古稀党员余炎焇把自己生活了71 年的里弄作为宣讲主题,声情并茂地述说着“老罗汉肚”横弄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故事里蕴含的陶瓷文化和人生感悟更加令人深思。小故事诠释的是邪不压正的大道理,旗帜鲜明地表达了里弄居民一如既往地保护好陶瓷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信心和决心。

  “小巷讲堂”宣讲菜单丰富,话题多样。为满足大街小巷不同群众的口味,该区还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等上台宣讲,通过身边的人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是每个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小巷讲堂”为此开展了专题宣讲活动。竟成小学教师马冬娥讲述了《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其“健康的心灵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的理念,让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六小教师吴楠琴引经据典,全面讲解了诚信对于孩子心灵成长的重要性;珠山区法院法官汪至美则从“心理抚育”的角度,告诉家长要多给孩子关爱,让孩子心灵布满阳光。

  “我是个老党员,人虽然退休了,但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心不能退,关心群众的热情不能退……”周路口街道广场社区65 岁的居民冯迪生,是原红星瓷厂党委书记。他听说有“小巷讲堂”,早就预定了宣讲员的名额,要把自己爱管“闲事”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以此带动周边的群众也加入“管闲事”的队伍中来,大家齐心协力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冯迪生因此获得了“无事忙公司经理”的雅号。

  传百姓心声 奏响爱的主旋律

  “她虽是婶娘,却胜似亲妈!15300 多个日日夜夜,她对先天智障的侄女董晓霞不离不弃,让侄女在满满的母爱中愉快地生活了42 年,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母爱之歌……”6 月30 日,“小巷讲堂”走进周路口街道,金家弄社区居民石蕾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讲述了73 岁的张木桂老人不辞辛劳照顾智障侄女42 年的动人事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不已。

  “小巷讲堂”活动中,处处闪现着普通居民的身影,他们现身说法,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传递出困难群众的心声,他们不屈不饶、为生活不懈奋斗的精神,召唤着更多的人凝聚爱心的力量,奏响了爱的主旋律。

  7月7日,“小巷讲堂”走进太白园街道。曙光村居民黎路用朴实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一段相濡以沫47年的爱情故事——郑绍奇八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卧的妻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爱”的诺言。

  好事难做,好人难当,当一辈子的好人、做一辈子的好事更是难上加难。在金鼎社区工作者汪安琪深情讲述中,余老盘夫妇与两个孩子相守的感人画面深深烙在了大家的脑海里。

  70 岁的余老盘是一名环卫工人,体弱多病,家中一贫如洗,可他却用善良和无私,让两个遭受遗弃的婴儿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人世间的幸福和美好,演绎了一曲超越血缘关系的大爱之歌。

  “‘小巷讲堂’让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也有了新舞台,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传递正能量,为社会作贡献!”74 岁的退休老干部余昌华是民盟盟员,曾经在市总工会工作,知识面广,阅历丰富,谈政策讲故事是他的拿手好戏。“小巷讲堂”宣讲员的新身份,让他乐在其中。

  让宣讲接地气,让爱的故事温暖人心。在居民的深情讲述中,余梅花、全素珍、肖序璋、钱子末、张爱芳、冯国荣、张细娥、黄振国等人的模样渐渐清晰,从古镇珠山的里弄小巷,列成队、排成行缓缓向我们走来。他们以坚韧的道德力量,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世纪的珠山之巅绽放出绚丽的七彩光芒。

  促社会和谐 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

  今年以来,“小巷讲堂”一直在探索破解宣讲“越到基层越难以开展、越到边缘越没有声音”的难题,宣讲活动走进工棚工地、离退休老干部聚居地、非公经济服务行业、棚户区、农民工集聚地、敬老院、网络社区等七大“宣讲盲区”,集中对工厂工人、离退休老干部、非公经济服务人员、流动从业人员、在家待业人员、空巢老人、家庭主妇、进城农民工、宅男宅女等相对城市边缘的群众开展宣讲辅导活动。

  “群众在‘小巷讲堂’上讲述的故事蕴含着百姓的所需所盼,党员干部要学会从故事里发现问题,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参加“小巷讲堂”活动后,珠山区区委书记俞小平感慨道。

  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扩大“三严三实”学习的覆盖面,“小巷讲堂”主动出击,组织、协调珠山区14 个行政村、92 个居委会支部书记主动带头,辖区新老党员、群众代表积极参与,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加的“基层党课书记讲,三严三实大家谈”的活动,将“三严三实”的理论宣讲延伸到里弄社区、田间地头。

  宣讲活动中,该区采取互动形式,通过群众给党员提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较大的“不严不实”问题及时整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截至目前,“小巷讲堂”宣讲员已发展到120 余名,开讲100 余场,受众达到5000 多人次,其中,“三严三实”专题宣讲50 余场,发现问题121 项,已解决108 项。从机关到社区,从学校到企业,从街道到里弄,从棚户区到敬老院,“小巷讲堂”的声音传遍了古镇珠山的每一个角落,牢牢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记者观感】

  用身边最朴实的故事感动人,将政策法规化作鲜活的民生套餐,把文化揉碎了放进现实生活之中去酿造,让良善的涓涓细流汇成宏大的正能量……

  原来,大道理也可以这样讲!

  于是我们知晓了“为人民服务”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不再是一般的说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是模糊的概念,“弘扬陶瓷文化”也牢牢地接上了地气。

  让我们都来分享、收藏、跟帖、点赞“小巷讲堂”!  (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