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摘帽靠什么?江西这个小山村把致富妙招免费告诉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21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606
[db:lvyoutu]坝上村地处大山深处,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和大多数农村一样,由于青壮年基本在外地打工,村中也是号称386199部队的妇女和老人留守。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坝上村打赢了,靠的就是实干。

IMG_0395

IMG_0426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记者 张国辉)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潘冬子穿“盐衣”穿过敌人封锁线给游击队送盐,这个故事取材于江西的聂槐妆烈士的事迹。聂槐妆烈士的故乡在井冈山市茅坪乡坝上村,这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600多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36户92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后,坝上人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旅游资源,靠着自己的拼搏实干,用成功脱贫摘帽告慰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先烈。

吴云月:我要自己劳动赚钱

IMG_0420

吴云月在为参加“红军的一天”项目的学员准备午餐

“吴奶奶,你做的南瓜好甜,是不是往里面放了白糖?”一位参加“红军的一天”体验教学的学员问村民吴云月,“不是哩,大部分菜都是我自己种的,不放化肥农药的。”看到学员们吃得开心,吴云月老人笑开了花,红米饭、南瓜汤、红烧肉……这些都是吴云月早晨5点就起开始准备的。

IMG_0486

吴云月虽然鬓发斑白,年纪却只有60岁,她喜欢与这些年轻的学员聊天,聊着聊着就笑起来,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让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她。大家并不知道,这位爱笑的吴奶奶是一位饱尝艰辛却乐观向上的铁娘子。

IMG_0483

吴云月20岁时嫁到坝上村,与丈夫辛苦劳作养育一双儿女。1997年,吴云月的丈夫突然因病去世,此时,两个孩子还在上初中。吴云月独力支撑起这个家,种田、养猪、挖冬笋……,但这些收入还不够还债,她打听到工地上挣钱多,就跑过去跟男性壮劳力一起担石头运砖头,这样每天可以收入18块钱。

IMG_0490

学员在体验吴云月家门前的石磨

岁月的艰辛让吴云月患上了关节炎等疾病,但她一直咬牙坚持着,从不叫苦叫累。生活的转机出现在2013年,村里安排她家和其他农户一起做红军餐,当年,吴云月就收入3000多块。好厨艺让吴云月名声在外,2016年,她接待学员近千人。“红军餐一位学员收费是33元,3元交给村集体,30元中成本是15元左右,我能赚到15元。”吴云月的账本很详细,“算下来,我一年光红军餐就能赚到1万多元。”加上儿子在外地打工的收入,吴云月去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IMG_0500

吴云月告诉记者,以前很苦,现在天天都是好日子。去年,当地政府出资,在她家门前修了水泥路,还帮她整修了房子,对口帮扶干部每个月至少4次到她家了解情况。吴云月说自己很少打帮扶干部的电话,“党和政府已经帮了我们很多,够了!不能什么都依赖政府,我们要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我要一直干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

IMG_0504

政府出资帮吴云月装修了房子

如今,吴云月被村里评为最美脱贫户,是五位最美坝上人之一。

IMG_0407

脱贫户:帮扶干部成了咱们村里人

自从成了坝上村的定点帮扶干部,茅坪乡纪委书记刘卫东的“兼职”就越来越多,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由于近段时期各地来坝上村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刘卫东又成了义务讲解员,介绍坝上村的红色历史和脱贫经验,嗓子也变哑了。

IMG_0474

坝上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多亏孩子已经上大学了,不用我操心,不然就这么整天不着家,确实对不起孩子。”今年45岁的刘卫东家住龙市镇,忙于脱贫攻坚任务,他曾经连续2个多月没回家。刘卫东的妻子开小卖店,两口子有时十天半个月才能见一次。驻点坝上村后,刘卫东经常往村子跑,曾经连续十天,天天到坝上村工作。“村子里的每个人我都认识,”说到这个,总是一脸严肃的刘卫东笑了笑。

IMG_0582

刘卫东(右)到访李福林家

村子里最让刘卫东挂心的是李福林老两口。李福林今年62岁,十几年前因为在山上摔了一跤,中枢神经受伤,一度不能说话,现在还有些行动不便,很多活都干不了。为了让李福林一家脱贫,刘卫东为他讲解扶持政策,联系了旧房改造等补助,帮他入股农业合作社,安排李福林成为红军餐接待户,还把李福林的老伴介绍到环卫所工作。几项收入加起来,李福林老两口去年收入超过2.5万,顺利脱贫。

IMG_0439a

571305386

李福林脱贫档案

去李福林家的次数比回自己家还多,逢年过节,刘卫东还自掏腰包,给李福林送上慰问金,这一切都让李福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刘书记是好干部啊,天天到村里来,成了咱们村的人了。这是最好的社会,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李福林大声告诉记者。

2

“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获得感,但我们做得还不够,下一步,我们要巩固脱贫成果,又是一块硬骨头。”刘卫东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如何将“红军的一天”项目做出品牌,他计划把闲置的坝上小学重新装修,不仅让学员在坝上吃餐午饭,还要在夜间增加唱红歌、搞联欢、舞龙狮等项目,吸引他们留宿在村里,既丰富活动内容,又带动村民增收。

IMG_0477

记者手记:脱贫靠的是实干

坝上村地处大山深处,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和大多数农村一样,由于青壮年基本在外地打工,村中也是号称386199部队的妇女和老人留守。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坝上村打赢了,靠的就是实干。最美脱贫户吴云月实干自强,不是等靠要,每一天都在为幸福生活而努力。党员干部实干担当,把贫困群众当亲人,拿出拼命三郎的干劲进行帮扶。脱贫攻坚靠的就是这种一心向上、协力奋进的实干,好日子就是这样干出来的。

IMG_0548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