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九江新闻 » 正文

景德镇市:童谣里唱出的瓷都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16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744

   网络报道(曹时生)百多年前,镇上儿童在玩蒙眼猜人游戏时,常常唱着童谣。他们唱道:“景德镇,浮梁管,狮子窑,渣头碗,一个碗,两个碗,三个碗……”

  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置景德镇,属浮梁县管辖,这体制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狮子窑正名槎窑,槎窑为何又叫狮子窑,因为槎窑的窑头、窑囱、窑脚、窑眼,滑槎闸口形似狮子的头、尾、脚、眼、嘴,所以,在明清时期,被人戏谑称为狮子窑。

  槎窑是柴窑的前身,也就是说,柴窑从槎窑的发展进化而来。槎窑专烧渣胎碗,当然,柴窑也烧炼渣胎碗,只不过是摆放最差的窑位烧炼。

  渣胎碗又叫渣头碗,由坯坊中清出的下脚废料,也就是老镇巴佬所说的“脚板屎”制成。也许是烧出来的瓷器色彩灰不溜秋的,故人们将渣胎碗又叫灰可器。正确的名称还应叫渣胎碗。

  渣胎碗胎质粗糙,彩色青灰,装饰纹样怪异,不像草不像叶,似图案非图案。这种由青花粗线条勾画的抽象纹式,谁也看不懂弄不明搞不清,江浙一带人们把这图案戏称“鬼画桃符”。然而,洗炼简洁、线条粗细匀称而富有变化的图案,加之色泽青黛、古朴,更由于价格便宜,厚实耐用,数百年来,广大穷苦大众使用的皆是这种渣胎碗。逢年过节,镇巴佬提着几筒渣胎碗下乡探亲,受赠乡亲那可是眉开眼笑,这可是景德镇带有地方色彩的独特产品啊!

  渣胎碗的生产量,可以说,从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均占榜首地位。旧时,瓷业工人用顺口溜打趣道:“若要赶(繁忙),渣胎碗;若要戏(轻闲),四大器。”四大器指的是正德大碗、正德宫碗、鲜花大碗、鲜花宫碗。这顺口溜的意思,渣胎碗需求量大,生产渣胎碗的工人繁忙;而四大器相对渣胎碗,生产量要少些,生产四大器的工人也相应轻松些。

  如今,我市仍有一些陶瓷企业会生产少量的渣胎碗,有的沿袭手工拉坯成型,有的压坯成型。用料讲究,坯胎质地好,薄如纸片,釉面光泽,青花色彩清秀雅致,蕴润如玉,充分展现了浓醇的生活气息和陶瓷文化信息。然而,渣胎碗的厚重历史气息,总觉得淡薄了一些,也许是人们对早年那种粗糙、厚实、古朴的渣胎碗有着怀旧情感吧!

  镇上还有一首捉迷藏时唱的童谣,这首童谣较之前面那首童谣,在时间上流行较晚些。景德镇解放后,还依然在城乡孩子们之中传唱,还依然有大人教咿呀学语的幼儿学唱。童谣这样唱道:“顶顶扳扳,跑到湾山,湾山转角,骑马来捉,捉到哪个……”

  童谣中唱道的湾山(解放初易名关山,但老镇巴佬至今还称之湾山)在何处?湾山位于景德镇鲇鱼山乡西偏南7.5公里昌江叉港东岸河谷平原,因地处昌江河湾的山丘上,所以称为湾山。

  明清以来,景德镇瓷业生产一直处于鼎盛时期,烧窑需大量松树柴,因为松树柴专为柴窑燃料,人们普遍将松树柴说成窑柴。窑柴的产地主要是浮梁山区,山区的窑柴业主习惯“放水柴”。何谓放水柴?就是将窑柴投放大小沟渠中,四面八方的窑柴,最后汇集到水栅。水栅用粗实的杉木捆绑扎成,入水尺余,出水约1米,这水栅就是水上仓库。运走时,将窑柴从水中捞出,再装船发往镇上。放水柴因被水浸泡,失去燥性,不仅耐烧,而且火性温柔,不致爆发火星,损害瓷器,但放水柴价格要比下山柴的价格高。

  虽然放水柴有利可图,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遇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中水栅被冲垮,那成千上万的柴片,浩浩荡荡涌入奔腾的大河。无奈的窑柴业主只能站在高处,望着咆哮的河浪,两眼发愣,一脸愁容。

  而湾山村的村民却从洪灾中得到一点微不足道的实惠。旧时,昌江洪水流至湾山,由于山势阻挡,流水回旋,急流渐缓,大水冲下来的窑柴漂流而下,统统云集湾山。

  居住湾山村的村民争先恐后下河打捞窑柴,但决无一人将柴搬回自家。广大城乡百姓深知,没有窑柴就没有柴窑,没有柴窑就没有瓷器,没有瓷器就没有誉名世界的景德镇,这是浅显朴素的道理。千百年,无论城乡百姓,都具有爱惜保护窑柴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为。但是,窑柴管理机构对村民打捞窑柴付出的代价,也会适当给点劳务费。多少年来,乡镇人们广为流传一句顺口溜:“湾山人不种田,一场大水吃三年”。百余户人家的小小湾山村,靠着偶遇的洪灾捞点窑柴,领点小钱,就能不种田,还能吃三年吗?这显然是人们过于夸张的调侃。

  从古以来,湾山因此而名声在外,可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许是这个原因,童谣将赫赫有名的湾山纳入唱词中。

  这两首镇上孩子们传唱的童谣,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位老祖先创作的,也不知传唱了多少年,反正你唱我也唱,老小都会唱。这两首童谣,既缺文采也无逻辑,如今的孩子再也不会去唱那老掉牙的童谣,因为一个时代必然会产生贴近时代的童谣。即使上了岁数的老镇巴佬,也不会想起那当年的童谣,毕竟那些童谣离当今时代已渐行渐远。

  然而,这古老的童谣里唱出来的故事,唱出的一段景德镇陶瓷史话,又是何等的朴实、浓厚、深沉而悠长。(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