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新华网评:捐助贫困生为何捐出了“系列丑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03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43
 

  马若虎

  1月20日,安徽省纪委作出处理决定,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宋庙小学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请吃饭事件(简称“11·12事件”)的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该事件最早于2015年12月24日在《安徽商报》曝光。报道称,今年11月,合肥一企业给宿州埇桥区一所学校的30名贫困学生每人送去1200元钱爱心款。近日,记者接到家长反映,还没等孩子们拿到钱,学校就要求学生们每人拿200元,共计6000元,请企业及学校、村镇干部吃饭。日前,记者采访学校负责人得知,学校的确向学生们“筹集”资金吃饭,但后来没有使用,已经陆续退还。

  单看以上描述,似乎没什么不对劲,“要求受助贫困生出钱请吃饭”的丑闻,应该是学校单方面的过错。然而事情并不简单,1月29日至3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连刊3文,对“11·12事件”作出详细调查。梳理后续报道,我们发现:最早获知新闻线索的,是安徽《市场星报》的两名记者徐善文与贾丽,但他们在采访过程中被“有关部门”“摆平”;埇桥区教体局局长朱勇接到《市场星报》记者的电话后,安排纪委书记杜玉侯尽快核实,并要求其找新闻媒体“做好协调”。现在看来,“舆论公关”到底是百密一疏,《市场星报》明明被搞定了,怎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原来,报道被毙后,《市场星报》的记者贾丽将大量采访内容提供给了《安徽商报》,后者可没被公关。不过,“有关部门”也没有什么可懊恼的,即便公关了,大概也无法避免丑事被爆料,自己被处理的结果。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出了荒唐事再去公关,无异于掩耳盗铃,甚至是欲盖弥彰。这是因为,事件的源头就是引发群体性不满的丑闻,而最后发展成舆论公关、权钱勾兑的“系列丑闻”,暴露了部分领导干部为民意识淡薄、纪律意识松懈。对这种歪风邪气、腐败先兆,必须狠狠刹住。

  需要刹住的还有新闻行业的不正之风。据报道,《市场星报》的记者没能第一时间发稿,很大程度上因为受了利益的诱惑。这种有偿报道、损公肥私的心理,不该是一个记者的工作动力。新闻工作者的业界良心,是弘扬正气、抨击邪恶;是遵纪守法、秉公报道。做到这些,除了靠新闻人的自律,还必须加强监管和执法,发现问题,从严处罚。

  随着相关责任人被处理,“11·12事件”尘埃落定。但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并未结束。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