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莫让“保护环境”成为一纸空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8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515

  小时候,“霾”这个字是通过“一声春雷震天响,驱散了多年来积压在人们心里的阴霾!”这句话而认识的,六十年代或更早些出生的人大都知道这句话有些政治味道,此时的“霾”比较抽象,与多数人离的有些远。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霾和雾联系在一起,成为“雾霾”,且成了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个高频词,人们听到的,谈论的,气象和环保专家发布的……,一时间寻常百姓几近到了谈“霾”色变的田地,甚至有人调侃说“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请辞的原因主要是为北京的雾霾天气所累!”。

  不是吗?雾霾的天数,沙尘暴的天数正逐年增多,危及区域也在扩大;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和由此造成的灾害及其次生灾害正疯狂地戏谑人们的脆弱和不堪一击;西方国家也不放过对我们“瓶装水现象”说三道四……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惶恐,令我们愧疚,更迫使我们痛定思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政府“保护环境”这一职能单列出来并同“宏观调控,市场监督和公共服务”相提并论,这是中共中央的英明果断的决策,也是日趋严峻的环境形势倒逼使然。

  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绿色GDP的概念,不再以GDP论英雄,这是国之幸、民之福,地方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在规划本区域的产业布局上同步考虑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对个别企业乱排“三废”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这不仅是切实履行好《环保法》赋予的职责,也是对当地民众及其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的环境加强保护的一份担当。

  诚然,保护环境不单是政府一方的事,而是任何单位和个人理应共同担当的责任,愚以为,要避免“保护环境”成为一纸空谈,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权监督地方政府忠实履行环保职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职责,但一些地方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往往存在不作为的倾向,要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不作为的问题,需要启动地方人大的权力运行机制,而不能盲目等待上级的行政命令来解决。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观念亟待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主动接受地方人大监督,人大代表应该忠于地方区域公民的“公意”,忠实于自己的职责,积极主动地依法行使监督地方政府负起环保责任。

  司法机关用法律武器履行环保职责。司法机关的参与使环保大格局更为健全和完善,法律作为社会治理最后保障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尤其是最后保障中的最终屏障要要刑事司法手段不能缺位。法律手段往往在经济、行政手段都失效,无法发挥作用或者不足以打击环境破坏行为时,成为最终的、具有强制性的保护手段。同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通过环境公益诉讼、提出环境检察建议、支持环境行政执法以及惩治环境犯罪行为职能的应用在保护环境方面可以大显身手。

  舆论监督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曝光”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很大关注和重视,公民的环境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正愈发凸显,报道的重点已经从单纯报道污染个案到综合开展环境问题报道。一个又一个环境问题都是由新闻媒体“曝光”,继而引起社会和相关主管部门关注并采取具体措施的,新闻媒体对环境问题的舆论监督功能也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我”无法左右国家的决策,但“我们”可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忽视自我在环保中的作用,社会公众中的每一个“我”都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善待环境、保护环境,把每一个野我冶的力量叠加起来,一定能汇聚成巨大的正能量,通过向媒体、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环境问题,同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作抗争,必将使我们的环保事业与经济的发展和谐共赢。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