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宜春新闻 » 正文

宜春报道:宜春市党建和人才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3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3481

  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志翔报道:8月12日,“奋斗百年路,奋进新征程”宜春市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党建和人才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言人围绕主题介绍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促党建,保民生,“三化”建设是抓手

  近年来,宜春探索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民主评议疏通党员出口”、“党员学习议事日”等做法在全国、全省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新时代,省委创造性提出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省委组织部精心谋划部署,指导宜春先行试点,宜春市按照“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的总体思路,聚焦支部建设和基础工作,坚持硬件软件同步抓,八大领域全面抓,并通过搭建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工作联在网上、党员联在线上,线上线下互相贯通,便捷高效地为党员群众服务,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补齐短板、整体提升。

  在充分借鉴“鹰潭1.0”“丰城2.0”以及外省智慧党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宜春市建设了宜春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3.0,为“全省4.0”提供了样板。平台在2020年9月初步运行的基础上,今年3月已正式试运行,覆盖范围包括整个丰城市以及其他9个县市区和“三区”的25个乡镇(街道)、市直机关工委等4个市直单位,共1746个基层党组织、7.1万余名党员。

  截至目前,宜春市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累计服务群众达1.1万余人次;通过开通直播课堂,让2139名在外流动党员不受空间限制,及时过上“网上”组织生活;今年通过实时监测平台数据,及时督导全市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实现了“两升一降”结构优化。与换届前相比,村书记致富能手比例提升28.4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提升22.1个百分点、平均年龄降低3岁;目前上线村党组织建设幸福食堂680个,服务群众14639人;2020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截至今年6月中旬,全市村级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的村达691个,占比31.5%。

  引进来,留得住,人才工作一盘棋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春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对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出台重大人才政策举措24条,着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助力宜春发展。

  目前与宜春市建立长期合作的“两院院士”5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98人;享受省级以上特殊津贴专家72人,省“双千计划”入选113人/团队。全市共有省级以上人才创新平台180个,专利申请量由2012年的1000件增长到2020年的9628件,增长近9倍;科技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投资额从2012年的0.59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5.9亿,增长近26倍。

  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引人才。宜春市围绕产业发展、企业需求,连续多年面向社会公开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积极组织用人单位“走出去”引才,开展重点产业链人才对接会等,目前全市已有博士611人,硕士9829人,具有副高职称17133人、正高职称575人。同时围绕重点产业,推动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全市入选省‘双千计划’项目共113个,获省级项目资助资金1.275亿元,入选数和资助资金数均列全省设区市第一,为宜春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围绕平台载体建设聚人才。宜春市委组织部聚焦宜春市锂电新能源、富硒、中医药3大产业,打造“1233”人才平台体系,建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创新联盟,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等2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吸引227家企业,形成支持人才创新驱动和创新引领的强大合力。

  围绕急需紧缺领域用人才。宜春市制定出台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赴生产一线开展帮扶的实施办法、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等举措,累计选派85名科技特派员、18名青年人才到103家企业,探索出一条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1211”工程,选拔94名90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到乡镇担任党政副职,招录了1000名大学生专职村干,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围绕环境服务优化留人才。宜春市打造了集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宜春市人才服务中心;全市直接建设人才公寓3200余套,累计发放人才服务卡120余张,持卡人才可享受市内酒店免费入住、市内景区免费游览等20余项政策优惠和服务;建立政企圆桌会议、“聚智创新促发展”恳谈会长效机制,了解和回应专家人才的服务需求。

  新担当,新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按照党中央部署,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宜春市委组织部将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具体来说,持续优化村干部队伍。宜春市今年3月份结束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面实现“两升一降”目标。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致富能手比例大幅上升,年龄明显下降。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9.9%,每村至少配备了一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的年轻干部。去年下半年全市公开选聘的1000名大学生专职村干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认可,符合选举条件的460人全部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其中4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宜春市选派重点是“十三五”脱贫村、“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以及红色名村。选派工作坚持政治标准,实施精准选派,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管理考核,从市直单位选派的248名干部已于8月6日全部到岗到位。

  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宜春市全面推行“强村带弱村”联村发展模式,通过以强带弱、资源整合、产业对接、优势互补,着力提升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督查,力争今年年底9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培育一批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

  深化拓展红色名村建设。宜春市按照申报一批、创建一批、拓展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以中组部、省级红色名村为龙头,立体式推进全市红色名村建设,努力把红色名村建设成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村,让昨天光荣的今天更光荣,过去先进的现在更先进,让红色基因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目前,万载县仙源乡仙源村已列入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有22个村纳入省级红色名村建设名单。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