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宜春新闻 » 正文

宜春报道:袁州区水江镇发展环保型加工业促进就业扶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1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346

  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黄安平报道:袁州区水江镇塘下村贫困户黄光勇因四级肢体残疾,做不了重体力农活,无奈只有外出打工挣钱。他在浙江温州务工期间,靠勤劳肯干深得老板信赖,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薪酬优厚。2018年底,他返乡和温州老板一起投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了弹簧钩加工厂。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采取有力措施,优化服务,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带动群众发展弹簧钩加工产业。目前,全镇已开办13家弹簧钩加工厂,解决5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中贫困劳动力有80名,人均月薪达到3000元以上。

  水江镇是赣西北山区的一个小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6户1413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帮助贫困户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影响,当地贫困户就业方式单一。以前水江镇企业本来就少,随着花炮厂、煤矿等传统产业相继退出,当地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针对不少贫困户因为需要照顾家里的老、弱、病、残和子女读书,或者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而不能外出务工的现状,该镇通过听民意、访民生,开出创业“良方”,打好就业“组合拳”。通过打造“红色水江”、狠抓环境整治、出台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和扶助在外办企业的水江人回乡创业,发展投资少、用工多、回报快、环保健康的小型加工产业,为当地劳动力就业开辟新渠道。

  为了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该镇除了介绍外出务工、安排公益性岗位和扶贫车间岗位等形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外,积极发展本土企业,帮助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2012年,该镇第一家假发厂诞生,由开始的6个工人发展到现在的70多人,安排贫困劳动力12人就业。在外经商的水江籍老板看到家乡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劳动力资源丰富,纷纷携资返乡创业。近年来,先后有12家电子产品加工网点落户水江,虽然规模不大,每个加工点安排20多人,但这些行业可以坐着干活,是手上功夫,为年纪大的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方便。据统计,这12家电子产品加工网点安排近3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全镇假发厂也发展到23家,假发产业帮助贫困户解决就业岗位180多个。做假发无毒无异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月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上班,既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又可以兼顾家庭生产生活。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前几年出现的“老人村”“留守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镇有588名贫困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上岗就业,其中在家门口务工的有347人、到镇外务工的有241人。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后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甩掉了贫困帽子,走向了小康之路。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