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吉安新闻 » 正文

吉安报道:幸福,百姓生活主旋律——从三个小故事看万安人民喜奔小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5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2367

  地处江西省中南部的万安,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原中央苏区县、罗霄山特困片区县、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32万人口中,农业人口26.8万,“十三五”贫困村61个。经过全县干群数载勠力同心,“打”跑脱贫路上一只只“拦路虎”,“拔”掉攻坚途中一枚枚“钉子”,2018年7月,全县脱贫摘帽。而今,万安人民正阔步向前,走在乡村振兴、幸福小康的豪迈征程上。

  卢德才:移民住上大房子樵夫过上好日子

  天才透出点微光,已从深山移民搬迁到弹前乡新桥村的卢德才就从自家的两层半楼房出来,去查看水稻长势。

  “今年流转了18亩地种水稻,每亩产量1000斤,种两季,那就是3.6万斤,按市价115元/百斤计算,年毛收入有4万多元,比移民前多出4倍,去除成本,纯收入有3万多元呢!”50岁的卢德才满脸笑容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

  搁以前,卢德才想都不敢想能住上大房子、用上舒心电,过上钱包鼓鼓的生活。

  卢德才祖祖辈辈居住的弹前乡龙源组,地处偏远的香炉山,坡陡路窄,进出十分不便,连自行车都难行。全家挤在60平方米的破旧土坯房里,74岁的母亲体弱多病,妻子谢漱莲患有轻度抑郁症,儿子有些智障,日子十分清贫。

  砍柴种地是当时家里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卢德才全家五口人,不到三亩薄地,还分为七八坵,最大的才九分,最小的仅一分,每年只能种一季,分布在不同地方,去种田要爬山过坎,有的要走一两个小时路。不仅如此,种的稻子还经常被野猪拱、老鼠刨,年收成每亩才200来斤,还不够口粮,苦不堪言。

  为贴补家用,每年农闲,卢德才夫妇只能进山砍柴当樵夫,辛苦一年,1万多斤柴只能卖两三千元。无奈,夫妻俩漂泊深圳、厦门等地13年,打工维持生计。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7年,党的移民扶贫好政策让卢德才一家乐开了花。在万安县、乡、村三级干部的扎实帮扶下,卢德才在圩镇附近、新桥村中心得了近90平方米的地,政府统一打好地基、浇好了地圈梁,还给予每人移民奖补8000元。卢德才夫妇把打工的积蓄全拿出来了,200多平方米、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的两层半楼房拔地而起。

  告别土坯房,住上大房子,内外瓷板、干净整洁,电视冰箱、电话一应齐全,还有水冲厕……卢德才一家老少别说多喜悦。“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这么的好日子。”“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全家再勤奋也走不出大山。”

  卢德才说出了全家的心声,这也是全村移民扶贫户的心声。像他这样从山区、库区移民出来,落户在下中塘集中安置点的农民就有50户165人。新地方,新起点,大伙儿紧靠圩镇,种地、务工、上学、就医都方便。

  从“穷旮旯”到“富裕地”,2016年至今,万安县443户1606名移民正徜徉在希望的田野上。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