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九江新闻 » 正文

景德镇:“瓷引力”汇天下良工巧匠之精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1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5251

景德镇:“瓷引力”汇天下良工之精华



名坊园手工艺人正专注于创作之中。

  瓷都信息港讯(董军发 邵婧)“建好国家试验区,文化是灵魂,人才是根本。”市委书记钟志生鲜明地提出。

  自古以来,景德镇就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开放与包容是这座城市的基因。近年来,景德镇以“平台+政策+环境”模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了“景漂之后又见景归”的人才涌入现象。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画卷的壮阔开启,景德镇又一次迎来了“匠从八方来”景象。

  “景德镇+”——一个新战略

  2016年6月25日,中央美术学院与景德镇市政府的战略合作项目——“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在陶溪川正式挂牌成立。

  景德镇把引进国内外科研、艺术和智库机构设立分支作为引进人才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强烈响应。

  2019年9月24日,王鲁湘工作室、李可染画院陶瓷艺术中心在月亮湖畔正式揭牌。

  2019年12月28日,湖北美院、四川美院等创作中心签约落户昌南新区名坊园。

  “现在,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推动景德镇陶瓷艺术代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在景学习工作了17年,景德镇已经成为了他第二个家。每年,他有三个月待在这里。

  “如果要用词语来形容景德镇的气质,我觉得是包容和自由。景德镇陶瓷产业体系完备,不仅能够方便地购买到瓷土、釉料等原材料,还能经常与陶瓷艺人们交流切磋,将脑海中的创意变成现实。”在陶溪川邑空间创业的余超对记者说。

  所有陶瓷梦在这里都有可能实现,让景德镇“瓷引力”越来越大,每年吸引3万多名“景漂”来学习交流,让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拥有了更大的潜力。

  “我们还创立了驻场艺术家模式,即设立艺术家工作室,吸引国外的艺术家在陶溪川驻留。如今,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6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工作室已经进驻街区,国内近200个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及艺术机构也来到了陶溪川。”据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介绍,陶溪川还与中央美术学院、人民网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共享”模式汇聚了创客10000余名,孵化实体1200多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同时,景德镇非常珍视传统手工制瓷业,按照“生态园林”“花园工厂”“博物馆群”“高端市场”等理念,投资约40亿元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名坊园,为名家大师传承保护传统技艺提供了高端展示平台。

  “抬头见山,低头就是窑口。”景德镇东南近郊的“三宝国际瓷谷”,原来只是一个泥泞小道和垒土房加起来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陶艺家心目中的世外“陶”源。这里已经汇集名士创办的工作室近200家,也是游客来景德镇的打卡地。

  近年来,景德镇高起点规划了一批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整个景德镇,对陶艺爱好者而言,既是一个陶瓷文化与技艺的溯源地,俨然也是心中的“桃花源”。

  “景德镇有千年的制陶史,这里的能量与众不同,是热爱陶瓷的人都能懂的一种特殊语言。”来自美国的“境外景漂”拉巴尔拉巴尔告诉记者,他曾在德国等地的陶瓷工厂工作过,来景德镇是想来“寻根”。

  “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一个新机构

  2017年10月12日,景德镇市招才引智局、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凝聚人才职能、政策、资金、项目以及力量的服务平台正式成立。此后,景德镇积极推出政策包,为陶瓷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圆梦出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景德镇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在全市设立5个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还以陶瓷人才为主体建立了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和景漂景归人才制度,明确每位厅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服务1位专家和1位景漂景归人才。

  根据陶瓷人才群体结构多样性的特点,市里还出台了成果转移转化、金融扶持等若干专项配套政策。例如,针对初创群体贷款难问题,推出了“景漂贷”“人才贷”政策,由财政出资担保,给予贴息的优惠政策,最高额度达到50万元,已为数十位陶瓷人才发放贷款逾千万元。

  昌南新区创业孵化基地规划建设了108套人才公寓、30间职工宿舍和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的食堂。“我们基地的公寓和宿舍都是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房内设施齐全,基本生活用品我们也准备好了,每个月租金只要几百元。”基地负责人余曦对记者说。

  “新区的创业孵化基地不仅给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小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还拥有齐全的陶瓷产业链,在这里干事业很有奔头!”涌毅陶瓷公司的负责人张勇提起昌南新区创业孵化基地时赞扬有加。

  为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景德镇出台了“3+1+X”产业人才发展实施办法,从平台建设、金融扶持、财税奖励、生活保障等12个方面提出支持政策,制定15项实施细则,基本覆盖了人才在景生活、工作、定居各方面的具体需要。

  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画家、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对景德镇人才政策给予高度评价,将王鲁湘工作室、李可染画院陶瓷艺术中心落户景德镇,并率先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宽松的制度条件,在为传统陶瓷人才加油的同时,也壮大了陶瓷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猎豹移动公司董事长兼CEO傅盛领衔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团队入驻景德镇,开创了“AI(人工智能)+陶瓷”新的经营模式。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一些“景漂”人才落户手续进度。市招才引智局开通24小时人才服务热线,与市人社局、市直机关工委等单位进行了联系,帮助及时办理人事关系调动和党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我的景德镇”——一个新价值

  “景德镇文化不仅有传统的传承,还有当代创新的发展,这样的城市才有光明的未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白明教授是首批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有感于景德镇对陶瓷人才的关怀重视,将个人创作工作室落户景德镇,并推动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陶艺作品展在景举办,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如今的景德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迅速提升。作为景德镇人,我感到非常自豪,也萌发了在景创业的念头。”景德镇瓷韵昌南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镇民,长期在世界各地经营陶瓷生意,每年也会抽空回景探亲访友,被名坊园良好的运作模式、经营业态和美丽环境、政务环境所吸引。

  近年来,景德镇以开展“双创双修”为抓手,不断推动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的改变。现在的景德镇,对外既有知名度也有美誉度,对内既有归属感又有自豪感,大家对这座城市充满期待。

  “我把中国的象征主义引入到了我的作品当中,使用竹子、龙、凤凰和莲花等中国文化符号来表达和平。”在景德镇学习交流长达十多年的澳大利亚艺术家戴安娜的作品已在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多地博物馆和画廊展出,这些中国文化符号也随着她的作品走向世界。过去,景德镇外销瓷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景漂”们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景漂’,并采访过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些‘景漂’实际上已在此安家。他们不仅是被景德镇辉煌的历史吸引而来,也是为景德镇的当下魅力感染而来,因为在这里,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体系完备的陶瓷科研、教育、设计、生产、供销、物流支持系统,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艺术陶瓷和仿古陶瓷生产从业人员和交易市场。他们在这里可以获得最广最前沿的陶瓷创意信息,激发出无穷的创造潜力,从而圆自己一个陶瓷梦。当然,他们也是为景德镇的未来而来,他们看到了景德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觉到了这座千年瓷都的当代脉动,他们愿意给中国文化中的‘景德镇力量’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王鲁湘在《我的景德镇》一文中这样说。(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