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景德镇新闻 » 正文

薄胎瓷是一件呼吸之间的作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07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2486

——记“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卢建德

薄胎瓷是景德镇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有着“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誉。然而因其制作工艺繁琐、成品率低,如今这门工艺的传承人已为数不多,卢建德便是坚持下来的极少数工匠中的一位。由于他不断钻研、改进工艺,一次又一次挑战这门工艺的极限,原本只有5%成品率的薄胎瓷变成了80%。

守艺三十余载 只为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卢建德,1960年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师从岳父中华薄胎瓷大王高梅生先生,从薄胎瓷制作到双面釉瓷板、镶器的研制,在陶瓷行业已经奋斗了近40年。他手下的薄胎碗,轻扣碗壁,声音深远,回声悠扬;上下一色,通透透光。碗壁厚度平均仅有0.5毫米,当碗中放入鲜花缓缓注入水流,碗底花瓣清晰可见。

然而,要做成这样一件薄胎瓷并不容易。一件薄胎瓷制品,需要经过配料、选料、拉坯、修坯、上釉、装坯、烧窑等72道工序历练,有着严苛工艺要求。因为瓷质过薄,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为了让作品更加完美,卢建德必须从原料开始把控,高岭土、石英、长石,任何一种原料多一分或少一分,都会影响最后烧成的效果。而72道工序中,修坯是重中之重。匠人近百次的打磨,才能将2、3毫米厚度的粗坯,修到和蛋壳一样轻薄。修坯时,卢建德通常屏气凝神,因为刀起刀落间,一个大的喘气,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一刀下去,不能有半点杂念。“薄胎瓷就是件呼吸之间的作品。”卢建德说道。

近些年,卢建德一直在向大尺寸薄胎碗的极限发起挑战。1994年,他以直径88公分的薄胎大碗获得了世界吉尼斯纪录,随后便以每年增大2公分的速度不断尝试。然而当薄胎碗的直径超过1米后,几乎每扩大1公分,都面临着高达70%的失败率。对于卢建德来说,从业三四十年来,经过几百次、几千次,甚至上万次的试验,反反复复的失败并不算什么。“这些失败的经验,能换来后人的一点点进步,我们感到欣慰。我只怕这种技艺在非遗里面会慢慢消失。”卢建德告诉记者。

寻找更多可能 不断挑战突破自我极限

镶器是以泥块镶合成方形、棱型、扁型等有棱有角的异形器物。景德镇俗有“十镶九难成”“一方抵十圆”之说,说明镶器成型困难,制作难度大,可卢建德偏偏就选择了这样一条艰难的路。他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原则,制出的镶器体内不用任何支撑,器身内外平整光滑,角度精确,在工艺上解决了传统镶器制作的记忆变形。虽然制作一件镶器的难度大、周期长,但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卢建德的镶器已经成为这一行当的翘楚。2011年5月,在北京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小聪的新珐琅彩镶器《匡庐嶙峋图》以276万元成交,这个镶器正是出自卢建德之手。

随着自己的作品逐渐被国内外认可,依靠着这一手薄胎瓷技艺,卢建德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他的薄胎瓷作品,是景德镇唯一登上过佳士得拍卖的薄胎制品;而他本人,也成为了爱马仕旗下的“上下”公司指定的合作匠人。

现在,在等待开窑的日子里,除了日复一日的闭门创作,他都会邀请风格各异的陶瓷书画家来厂里做设计研发,每逢周末,还会去美术馆看看,去陶瓷集市上走走。在卢建德看来,如今的陶瓷艺术市场已经从浮躁走向了理性,只有真正经得起考验的艺术作品才能留在大众视野里,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漫长的艺术长河里留下自己的印记。“我今年50多岁了,现在就是在跟时间赛跑,为了景德镇非遗的传承少走弯路,我感觉每一点每一滴的付出,都很值得。”

附件: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