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瓷都时评 » 正文

[网评]忽悠消费者的“套路思维”早该叫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0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938

原标题:忽悠消费者的“套路思维”早该叫停

  三大运营商集体叫停“不限量套餐”,将其更名为“畅享套餐”,这是一种合理回归,是一种整改性纠偏,也是消费者和消保组织维权的胜利。运营商更该叫停忽悠消费者的“套路思维”,拿出足够的诚意,守住法律底线、诚信底线,严格履行法定义务,把每一款套餐产品、每一次广告营销行为都纳入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轨道。

  一段时间以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网络流量“不限量”套餐已悄然下架,目前京城营业厅已不见“不限量”踪影。另据报道,在被工商认定为虚假广告、遭消协质疑、工信部也点名批评勒令整改后,三大运营商内部发文明确要求,“不许在营销中使用‘不限量’的说法,相关产品也都下架被新产品替代”。(相关报道见A8版)

  运营商大肆宣传的“不限量套餐”,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是“流量无穷”“敞开用”,但实际上,所谓的“不限量套餐”却有限量,被戴了“隐形帽子”,设了“隐形上限”。当消费者使用的流量触及“隐形上限”时,就会被限速,甚至会被断网,连另行付费使用套餐外流量的资格也被限制剥夺。

  显然,“不限量套餐”是一个营销套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违背了法定告知义务,在一定程度上欺骗、误导了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以及相关实质权益。而今,三大运营商集体叫停“不限量套餐”,将其更名为“畅享套餐”,起码在服务产品的名称上更贴近实际,在广告宣传中也剔除了一些误导性因素,这是一种合理回归,是一种整改性纠偏,也是消费者和消保组织维权的胜利。

  当然,运营商叫停“不限量套餐”并不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终点,也并不能让消费者高枕无忧。仅就此次“不限量套餐”的营销整改而言,敏感的媒体记者就发现,一些地方的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依然未改口,开口闭口“我们这款不限量产品”,在运营商的网站、APP的个别子栏目中,“不限量”字样还健在。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消费者对运营商整改的彻底性难以放心,对“畅享套餐”的换汤不换药也有了隐忧。

  更何况,运营商还有其他很多套路——7月25日,中消协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电信服务类投诉1610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3%。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套餐资费不明确,告知不翔实、收费名目繁多且强制收取费用;运营商设置陷阱,诱导消费者使用,擅自收取有偿服务费用;话费及流量使用情况的计算无第三方监管,产生误差时,运营商不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消费者查找原因,却以电脑自动计费不会出错为由搪塞;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费者套餐或开通增值服务……这些套路给消费者挖了一个又一个“坑”,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运营商更该叫停忽悠消费者的“套路思维”,拿出足够的诚意,守住法律底线、诚信底线,严格履行法定义务,把每一款套餐产品、每一次广告营销行为都纳入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轨道,把话说到明处,把账算到明处,把钱赚到明处,充分尊重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给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

  同时,消保组织、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电信行业主管部门等也该放宽视野,加强对运营商其他套路的关注,通过行政约谈、行政指导、发布消费警示、公益诉讼、案件查处、诚信惩戒、行业整改等方式破解运营商的套路,倒逼运营商增强自律意识、维权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如此,既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有利于维护电信市场秩序,促进电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