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九江新闻 » 正文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瓷业生产始于何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29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4558

  瓷都信息港讯(亦之)迄今陶瓷考古发掘证明,景德镇瓷业生产最迟始于中晚唐,这本是陶瓷学术界已经认定的事。但偏偏时至今日仍有为数不少的文章还认定“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还时不时地用“陶窑”“霍窑”“陈础”“狮象大兽”作为论据来证明某些论点,这未免就有点过时了。

  确实,我国古代有不少文献资料说明景德镇早在初唐甚至东汉时期就开始了瓷业生产。《景德镇陶录·景德镇历代窑考》所述南北朝时“陈至德元年诏镇以陶础贡建康”和隋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东晋赵慨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故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清雍正十年《江西通志》载:“唐武德元年里人陶玉献假玉器,由是置务役镇,历代相同,宋以奉御董造”;清代乾隆年间《浮梁县志》记载:“新平霍仲初,制瓷日精巧,唐兴素瓷在天下,仲初有名”;景德镇马鞍山西麓云门教院断碑记载的唐人颜真卿与陆士修等中宵茗饮联咏中的“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词句;清代《南窑笔记》关于“景德镇,在昌江之南,其冶陶始于季汉”的记载;等等,都是证明景德镇瓷业至迟在初唐就已开始的文献资料。特别是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所记载的名句:“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更俨然成了信史。

  不但古代文献有此论述,近代陶瓷史也有类似说法。民国二十五年江思清著《景德镇瓷业史》在论及景德镇陶器发展说:“于是汉代有瓷器之发明”“晋承汉业,(景德镇)瓷器大概有了进步。”自隋代“何稠改造后,才有高火度烧成的瓷器。”新中国成立以后,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部所前身)于1959年出版的《景德镇陶瓷史稿》也说:“这个赵慨当与瓷业也具有密切的关系。由这些旁证,也可以推定当时(笔者注:东晋)景德镇已经有了制瓷工业了。”“由烧‘陶础’到烧‘狮象大兽’的记载看,可以理解,那时(笔者注:南北朝)景德镇瓷器不仅制造日用品,而且承造特殊瓷器(大件)。”

  有这么多文献资料佐证,认定景德镇瓷业始于汉代,似乎无懈可击。

  但笔者不这样认为。笔者认为这些朋友忽视了一个事实:对景德镇瓷业起源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上世纪60年代前,陶瓷史学界确实认为景德镇瓷业“始于汉世”,可随着上世纪50年代初景德镇胜梅亭、白虎湾和黄泥头古窑址的发掘,才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识,因为经考古学者的鉴定,这些窑址都出自五代时期。而我们迄今所见的古代文献中,恰恰没有任何五代的记载。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陶瓷历史专家学者著书立说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陶瓷大家李家治先生认为,《浮梁县志》所谓“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以及“陈至德元年,诏镇以陶础贡健康”,既无实物佐证,亦无窑址可寻。如果此“陶”指的是瓷器,则缺少依据,尚不能为今人所接受。“看来对上述史料讨论的焦点似乎集中在景德镇在唐代是否已烧制瓷器。显然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有待于窑址的调查和实物的发现。”之后,李先生又很客观地说:“景德镇在唐代是否已烧制青釉瓷或白釉瓷尚无足够可信的资料和实物加以确认。但从五代和宋代景德镇制瓷工艺已达到的水平,认为在唐代即已开始烧制瓷器也不是绝对不可能。”“至于在景德镇是否在唐代即已开始烧制瓷器,则有待窑址的发现和更多遗存实物的支持。”他的结论是:根据当时“从窑址的发现和遗物的研究,景德镇瓷业至迟在五代即已开始。”

  国内陶瓷权威机构中国硅酸盐学会编撰的《中国陶瓷史》给出了同样的结论:“《景德镇陶录》称述的陶窑与霍窑,目前还查无实据。二十多年来故宫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等文物考古单位在景德镇辖区范围内,对古代瓷窑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迄今(笔者注:指该书出版的时间1982年)为止尚未发现唐代窑址。胜梅亭、石虎湾两窑在窑址范围内,未见典型的唐代器物,显然创烧于五代。然而《景德镇陶录》也不是无据之谈,唐柳宗元有《代人进瓷器状》。《柳河东集》的编注者,以柳宗元有《答元饶州书》,以为所进瓷器即是饶州瓷器。但即便如此,时间也不属初唐。由此看来,景德镇初唐时期的陶窑和霍窑是否果有其人其事,目前还只能存疑。”所述含义,想必读者都能理解。

  著名学者方李莉在论及景瓷起源时也列举了上述古文献资料。她认为“这些只是文献的记载,并没有真正的瓷窑遗址和实物来证实当时景德镇陶瓷的生产状况。”很明显,方先生告诉我们:对于陶瓷历史的认定,文献资料是线索,是文字依据,但“最后的结论还要靠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才能证实。”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三位教授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所著《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对这一问题有长篇论述。《概论》特意提到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编《景德镇陶瓷史稿》书中的一句话:“总之,景德镇的瓷业,在唐代有惊人发展的。”三位教授认为,《景德镇陶瓷史稿》的这一结论并未得到公认。“历史无情,历史无声,也可有此说。要得到真正认可,只有有待于考古发掘出土实物了。”随之,《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对文献资料与出土实物的关系作了精辟诠释:“关于唐代景德镇(唐称昌南镇)制瓷业及其成就,目前,学术界一致的说法是,史籍记载言之凿凿,而缺乏出土实物作证。”既然是“学术界一致的说法”,我想不出不认同这一观点的任何理由。

  景德镇两位知名陶瓷学者罗学正、黄云鹏1993年在《景德镇陶瓷》发表了力作《景德镇唐瓷浅析》。该文对在白虎湾发现的一件青釉瓷碾从“大和五年”铭文及其瓷质、形制、装烧工艺和白虎湾窑址的特点等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全方位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景德镇瓷业始烧下限应提前到中晚唐。”“唐‘大和五年’铭瓷碾及碗、罐标本,展示了景德镇瓷业草创时期的工艺状况和产品面貌。证实了《饶州府志》《浮梁县志》以及《景德镇陶录》等清代文献关于唐初‘陶人献假玉器’以及所谓‘陶窑’、‘霍窑’的记载有误。”

  上述陶瓷专家学者均结合古代陶瓷文献资料和出土实物作了科学、辩证的分析,从而得出景瓷起源于何时的结论。由于他们写作时间有先有后,其时出土实物的制造年代各不相同,因而所论定的景瓷起始时间有五代、晚唐、中晚唐之别。但这些专家学者判断方法是一致的,即参考古代文献资料,以出土实物作最后的依据。

  2012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景德镇兰田窑窑址展开考古发掘。专家分析认为,兰田窑发掘的出土物已可上溯至中、晚唐时期。几乎在同时,2012年,一座尘封千年的瓷业遗存乐平南窑被发掘。次年12月,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光尧等8 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发布了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宣布“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是景德镇境内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它将景德镇制瓷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年。”

  至此,在新的陶瓷窑址发掘之前,景德镇瓷业起始于中晚唐,已是公认的结论。任何陶瓷学术论文、专业陶瓷博物馆如果还坚持“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应是不可取的。如此之多陶瓷知名专家学者的共同认知,理应为大家接受。(来源:景德镇日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