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国际国内 » 正文

乡村振兴重在“两只手”形成合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26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18057

题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要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两只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应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过去的以城带乡,主要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乡村发展,优质资源仍优先被城市吸纳。当前,我们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资源分配时,就要通过新的制度和政策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导城乡要素实现双向有效流动。

  在制度性供给方面,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应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补贴力度。当前,农民既承担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历史重任,又担负着保护绿水青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责任,所以必须对第一产业进行扶持,公共财政应以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不仅要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还应继续稳定和增加对农业生产的价格补贴,让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

  二是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水平。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应该看到,补充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在道路、燃料、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存在较大缺口。政府应主动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的延伸,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补齐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短板”,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是引导和扶持农村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建设的根本动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就是“产业兴旺”,若没有兴旺的产业支撑,就难以实现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发展目标,精准扶贫工作也会因地方缺乏内生动力而质量下降。

  对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机械化作业模式,优化现代农业种植结构,丰富产业形态;妥善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引入企业与村民合作经营,引进现代化大型机械耕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合作社,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就业、致富;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投入,形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助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产业链升值。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盘活农村资源要素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促进各类城乡生产要素有效配置,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补齐现代农业体系短板。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量大,应进一步促进资本来源多样化,有效吸收社会资本,发挥其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水平,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坚持因地制宜,在目标设定、体制创新、产业提升上多下功夫,增强现代农业对精准扶贫的带动作用。

  二是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调整农业结构。我国农业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要深入研判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最新态势,并以此为依据,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将结构调优、调高、调精,更好适应市场。

  具体来看,应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生产结构向市场紧缺产品、优质特色产品调整,发展“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加强农业多功能性,拓展农业增值空间;以品牌为引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由规模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紧跟消费需求变化,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带动乡村旅游消费升级,使市场成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激活城乡发展要素,充分挖掘农村市场,补齐“三农”发展“短板”,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形成合力,引导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各方面资源,踊跃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乔洪武 高树军)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