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类 房屋 服务 商城 数码 家电 知道 百科 健康 旅游 景点 攻略 家居 装修 建材 瓷都文学
图库 黄页 陶瓷 便民 招聘 职位 人才 亲子 新生儿 教育 美食 小吃 菜谱 婚嫁 摄影 婚礼 陶瓷集市
影讯 视频 电影 记载 天气 15天 30天 论坛 爆料 自拍 火车 飞机 长途 信息 二手 交友 同城游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新闻 » 江西新闻 » 正文

江西为党员干部微信“划红线 ”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5  作者:瓷都信息港  浏览次数:619

文/全媒体记者叶伟

    中国江西网讯 读新闻、晒生活、聊聊天、刷朋友圈……功能强大的微信,已成你我的第一“密友”。在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懂网、用网也就成必修课。

    而在一些地方、部门探索用微信办公的同时,近来,纪委在通报党员干部违纪行为时,与微信相关的案例多了起来。

    记者梳理发现,近来,多地、多部门为党员干部在微信上的言行划下了“红线”。有受访专家认为,一个地方或部门出台针对党员干部的微信使用规范,其本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化措施,有了明确的底线要求,对党员干部而言,更有指导性意义:哪些红线不能碰,一目了然。

    党员干部已融入“微时代”

    每天七点多,都昌县交通局公路养护中心党支部的“党员大舞台”微信群便实况播报支部12名党员在各个路段养路护路情形。

    在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这里的师生党员通过微信、微博、QQ群、手机APP、钉钉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努力打造党员学习交流的“微阵地”。

    而在高安市石脑镇,每天都安排专人及时向党员们“送餐”,包括时政要闻、廉政教育等。又如,庐山市开展“党员随手拍”活动,及时将党员“微瞬间”、“微故事”以图文形式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传播正能量。“微信群最初只是为了增强党员之间的联系,后来大家分享的‘精神食粮’越来越有内涵、越来越有嚼劲,讨论越来越深入,使这里成了党员学习交流的主阵地。”赣州市赣县区一名党支部书记说道。

    据介绍,目前,江西各级党组织已基本搭建“微家园”、创新“微学习”、强化“微管理”、点亮“微心愿”、发挥“微能量”,全省党员集体步入“微时代”。

    我省多地为党员干部微信“划红线”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党员干部集体步入“微时代”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显得尤为重要。记者梳理发现,近来,我省多地、多部门为党员干部在微信上的言行划下了“红线”。

    “今后凡是党员干部在使用微信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十严禁’。”奉新县2016年12月出台《奉新县党员干部使用微信“十严禁”》,要求党员干部带动身边群众科学健康使用微信。“十严禁”的内容中就提到,严禁发布或转发涉及邪教内容的信息,严禁发布或转发涉及恐怖暴力的信息,严禁以微信红包的形式进行赌博、变相收受贿赂……

    玉山县公安局制定出台了《玉山公安微信群管理“十准十不准”》,对微信群予以全面规范管理。在“十准十不准”中要求,从弘扬正能量、加强交流学习、推动公安业务开展、促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着手,系统规定了十个方面可以和必须施行的“群”内活动准则;从维护党和国家声誉,维护公安机关和民警自身形象,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秘密,维护队伍团结稳定等方面考虑,规定了预防和禁止施行的十个方面行为准则。

    与微信相关违纪案例多了起来

    今年5月,赣州市兴国县纪委通报,3月20日21时49分,长冈水库工程管理局局长钟文生妻子陈荣兰(县档案局干部)用钟文生手机玩麻将时,误将链接发至“兴国县模范干部微信群”。县纪委常委会对钟文生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责令陈荣兰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指出,钟文生、陈荣兰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参与玩带有赢利性质的麻将游戏,与当前全国上下“改作风、提效率”的精神格格不入,且陈荣兰将游戏链接发至全县领导干部微信群,破坏了群规的严肃性,暴露了一些党员干部平时自我教育、自我管束不严。

    又如,2016年1月,江西某水泥厂纪委成立调查组,对个别员工利用微信平台散发传播不当言论一事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查实,员工胡某先后两次通过微信平台编写散发帖子,员工黄某不辨真伪,通过微信接收到帖子后,便在私人微信群里进行转发、传播。为严肃厂规厂纪,给予胡某、黄某两人通报批评,各扣当月收入400元、200元。

    记者还发现,不仅我省,其他地方纪委通报党员干部违纪行为,与微信相关的案例也多了起来。

    “微信红包”早已被列入“狙击”对象

    记者发现,在各地新制定的党员干部微信使用规范中,均明确规范狙击违规的“微信红包”。

    实际上,2014年起,中纪委已将微信红包列为纠正“四风”防反弹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江西省纪委早在2014年8月26日就已发出通知,要求严防“节日病”,纠查收受微信红包。通知要求要善于发现并查处利用电子商务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等新问题,要严格执纪问责。

    “微信红包看似隐蔽,实则每个红包的发送和接受都会在相应的微信账号以及绑定的手机号码、银行账号上留下电子记录,并不存在监管和查处上的技术障碍,微信红包已不再是监管失缺的空白地带。”有纪委干部透露,一直以来,各级纪委日常工作中把微信红包纳入了监管的范围,因为微信红包的本质不是红包数额的问题,而是事件性质的问题。(江南都市 报)

 
 
[ 瓷都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瓷都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人才网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Powered by ZZZMX